西装定制诸暨哪里有卖得-诸暨城西服装厂招工
谁帮我找40题小学数学五年级简算和应用题还有约分?很急~~
1. 小红身高是156厘米,小芳身高是1.52米,小红比小芳高多少
2. 50千克油菜籽可以榨油15千克,照这样计算,5吨油菜籽可以榨油多少千克
3. 小明家离学校1.5千米,小南家离学校1千米60米,谁家离学校近 近多少
4. 一只非洲鸵鸟中约150千克500克,一头猪中约123.06千克,一只鸵鸟比一头猪重多少千克 再把结果写成复名数.
5. 一种播种机的播种宽度是3米,播种机每小时行5千米,照这样计算,2小时可以播种多少公顷
4,修路队第一天修了1.078千米,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0.456千米,修路队两天一共修了多少千米 4,希望小学的同学修理桌椅节约了40.25元,装订图书比修理桌椅少节约了3.7元.装订图书节约了多少元
5,小亮爸爸给他买了一套电脑桌椅,一张椅子的价钱是45元,比一张桌子便宜12.5元.一张桌子多少元
6,,运动会跳远比赛,小红的成绩是2.85米,小明比小红多跳1.25米,小红比小菊多跳0.23米.这次跳远比赛谁得第一呢 为什么
7,张庄小学的同学们修理桌椅花了40.25元,比装订图书多花了3.7元.装订图书花了多少元 (用方程解)
8,小虎早上从家到学校上学,要走1.3千米,他走了0.3千米后发现没有带数学作业本,又回家去取.这样他比平时上学多走了多少千米
9,苏果超市运来哈密瓜0.31吨,西瓜比运来的哈密瓜多2.75吨,两种瓜一共运来多少吨
10,张大妈装了一篮菜去农贸市场卖,篮和菜原来称得质量7.4千克,卖出一些菜后,她回家称得篮和菜质量3.6千克.她卖出了多少千克菜
11,三人进行60米比赛.刘明用9.6秒,李强比他慢0.5秒,赵亮比李强快0.2秒.他们三人的名次各是多少呢
12,学校用200元购买图书,买科技书用去87元5角,买故事书用去32元零4分,还剩多少元
13,甲,乙两地相距220米,小华和小红分别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对走来,当小华走了85.2米,小红走了70.5米时,两人还相距多少米
14,小明买了一支钢笔和一本日记本,钢笔的单价是12.7元,日记本的价钱是4.5元.小明付给营业员20元,应找回多少元
15,一瓶油连瓶重3.4千克,用去一半后,连瓶还重1.9千克.原来有油多少千克 瓶重多少千克
16,修一条公路,已经修好了134.5千米,剩下的比修好的少13.6千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
17,一根竹竿垂直插入水池中,竹竿入泥部分是0.6米,露出水面部分是0.7米,水池深2米2分米,这根竹竿长多少米
18,一根4.8米的长竹竿垂直插入水池中,竹竿的入泥部分是0.3米,露出水面的部分是1.75米,池水深多少米
应用题(2)
1,小强带15元去超市购物,超市部分商品价格如下:
笔记本(本)
铅笔(支)
直尺(根)
小刀(把)
三角板(副)
钢笔(支)
6.30元
0.60元
1.20元
2.4元
4.50元
6.70元
①小强最多可以买几种商品
②如果买2支钢笔,还应找回多少钱
2,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16.4厘米,其中第一,二两条边都是5厘米,求第三条边长多少厘米
3,小张,小李,小王三人称体重,小张和小李合称共重90.8千克,小王和小李合称共重88.5千克.求小张比小王重多少千克
4,张大伯家种了三块责任田.第一块1080平方米,比第二块多15.7平方米,第三块比第一块少8.5平方米.请你根据已知条件,至少提出两个问题,并解答.
5,爸爸的身高比小红高0.52米,比妈妈的身高高0.21米,妈妈的身高比小红高多少米
6,超市有一种红外线遥控坦克玩具,售价130.00元,打折后便宜了13.00元,小明准备用买两辆迷你赛车的钱去买这辆玩具坦克,每辆迷你赛车售价55.00元,他的钱够吗 如果不够,还差多少钱
7,水泥厂今年拨出332.4万元用于治污,改建污水池用去234.7万元,又拨款85.5万元,.现在厂里治污款还有多少万元
8,乙地在甲,丙两地的正中间,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行48.5千米后离乙地还有14.5千米,这时汽车离丙地还有多少千米
9,亚细亚的一款儿童套装原来售价是125.90元,庆"六一"促销价是98.80元,便宜了多少钱
10,小王重36.5千克,小李重41.4千克,一个相扑运动员的体重是125.8千克,这个运动员的体重比小王,小李两人的体重和还要重多少千克
11,小强比小芳高0.19米,小芳比小虎矮22厘米,小虎比小强高多少米
12,某人买一件物品,付给营业员50元,营业员把这件物品标价的小数点看错了一位,找给他46.75元,他说找多了.这件物品的标价是多少元
13, 水果店运来了3筐苹果,每筐30.5千克,一共运来多少千克 如果每千克苹果售价2.6元,这些苹果一共可收入多少元
14,学校平均每天用电17.3度,5月份一共要用电多少度 如果每度电0.5元,这个月要交电费多少
15,无锡灵山大佛高88米,是四川乐山大佛的1.15倍还多0.6米,四川乐山大佛的高度是多少米
16,水果店每一天卖出苹果32.5千克,每二天卖出的是第一天的0.9倍.
第二天卖出苹果多少千克 哪天卖得多 多多少千克
17,小明在书店买了两本作文书,一本10.8元,另一本7.6元,他付出20元,应找回多少钱
应用题(3)
1, 利红超市周一的营业额为2.35万元,周二的营业额是周一的1.3倍,哪天多 多多少万元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 一种窗户玻璃的长是1.3米,宽是1.1米,那么做12扇这样的窗户至需要多少平方米玻璃 (结果保留整数)
3, 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土地,底边长比高多出3.5米,已知底边长是16.8米,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 苹果每千克3元,桔子每千克2.2元,小明用30元钱买分别买5千克苹果和桔子,应变找回多少元
5, 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5,乙丙两数的一半是4.5,甲数是多少
6, 学校手工小组用95.2平方分米的彩纸做了28个工艺品,平均每个工艺品用纸多少平方分米
7, 小明买5千克苹果用去16.5元,小红买7千克苹果用去21.7元,谁买得贵 贵多少 8,4只大熊猫3天吃掉竹叶36.24千克,平均每只大熊猫每天吃多少千克竹叶
9, 甲乙两地相距66千米,一艘轮船从甲地到乙地用了1.2小时,返回时用了1小时,这艘轮船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0, 120千克油菜籽可榨菜油38千克,每千克油菜籽可榨菜油多少千克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1, 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1米,比宽长2米,在这块菜地上共收白菜445.5千克白菜,平均每平方米地收白菜多少千克
12,一批货物75吨,已经运了6次,还剩41.4吨,平均每次运了多少吨 剩下的还要运几次 (结果保留整数)
13, 五(1)班有45人参加了兴趣小组,是五(2)班的1.5倍,两个班一共多少人参加了兴趣小组
14, 有5个数的平均数是19.68,前3个数的平均数是18.9,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9.4,中间一个数是多少
15,一台磨面机1小时可磨面粉5.6千克面粉,那么这台磨面机4.5小时可磨面粉多少千克
16,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5.6分米,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17,小明和爸爸玩电动飞机,买票时小明付出10元,找回2.5元,电动飞机的票价学生是成人的一半,那么学生票和成人票各是多少元
18,小明3月份用的零花钱是48.64元,是小红的3.2倍,小红这个月的零花钱是多少元
19,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1平方分米,长是5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20, 王老师用7.8元买了6千克桔子,每千克桔子多少元 用1元钱可以买多少千克桔子 (除不尽保留两位小数)
21,一批煤,每天烧3.6吨,可以烧30天,如果每天烧2.4吨,可以烧多少天
22,一只足球46.8元,比一只排球价钱的3倍少1.2元,一只排球的价钱是多少元 (用方程解)
23, 现有80.8千克的油,容量为4.7千克的油桶多少只才能全部装完 (得数保留整数)
24每千克苹果3.2元,买5.2千克苹果应付多少元 如果付出20元,应找回多少元
应用题(4)
⒈ 文具店里钢笔原来每枝的售价是7.50元,庆"六一"活动中,钢笔的售价是7.00元,便宜了多少元
⒉ 服装厂做校服,现在每套用布2米,比原来每套节省用布0.2米,现在做880套校服的布料原来只能做多少套
⒊ 小凡有13.5元钱,小方有11.3元钱,两个人准备合买一套书,还差4.2元,这套书售价是多少元
⒋ 张奶奶在菜场买了6.5千克豆角,付出20元,找回1.8元,每千克豆角多少元
⒌ 六年级两个班的学生采集树种,一班45人,每人采集了0.13千克,二班36人共采集6.15千克,两个班一共采集多少千克
7,某机床厂计划全年生产机床480台,实际提前三个月完成全年计划的1.2倍.平均每个月生产多少台
8,一段长58.8米的布,做了男装和女装各15套.每套男装用布2.4米,每
女装用布多少米
9,某商店上午卖出玩具车18辆,下午卖出同样的玩具车25辆,下午比上
午多卖122.5元.这一天共卖得多少元
10, 五(1)班第三小组数学期中测试的成绩依次是:89分,94分,76分,86分,98分,88分,89分,96分,100分.第三小组数学的平均分是多少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1,一只蜜蜂0.5小时飞行9.3千米,一只蝴蝶每小时飞行7.75千米,一只蜜蜂每小时飞行的速度是蝴蝶的多少倍
12,一个煤矿原计划全年产煤132万吨,实际每月比原计划多生产2.2万吨,照这样计算,完成全年计划要几个月
13, 自行车2.5小时行45千米,汽车的速度是自行车的3倍,汽车7.5小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
14,修路队修两条路,第一条长35.6千米,比第二条路的2倍 多5.6千米,第二条路长多少千米
15,一个装订小组要装订2.64万册书,3天装订了0.75万册,照这样的速度,剩下的书最少需要几天才能装订完
16,施工队装一条水管,前4天装234米,后20天装1240米,这个施工队
平均每天装多少米
要求平均每天装多少米,先要求出 和 .
①一共装了多少米
②一共装了多少天
③平均每天装多少米 (保留两位小数)
列综合算式: .
17,在一次跳绳比赛中,五(1)班25名男生平均每人跳80下,23名女生平
均每人跳110下.全班平均每人跳多少下
18,新明村挖一条水水渠,11月份前半个月挖了350米,后半个月挖了380
米.这个月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应用题(5)
1,某化肥厂今年第一季度生产化肥322.4吨,第二季度生产化肥326吨,
这个化肥厂今年上半年平均每月生产化肥多少吨
2,小红上山每分钟走60米,15分钟到达山顶,然后按原路下山,10分钟到达出发地.小红上,下山往返一次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3,一辆卡车运一批货物,前4天共运254.5吨,后3天共运191.4吨.
这辆卡车平均每天运多少吨
4,一辆卡车运一批货物,前4天共运254.5吨,后3天平均每天运63.8
吨.这辆卡车平均每天运多少吨
5,一辆卡车运一批货物,前4天平均每天运63.625吨,后3天平均每天
6,解放军上叔叔进行军事训练,第一次5小时走21千米,第二次4小时走
12千米,第三次6小时走27千米.这三次平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
7,超市把2千克奶糖,3千克水果糖和5千克牛皮糖混合成什锦糖. 每千
克奶糖12.4元,每千克水果糖6.8元,每千克牛皮糖13.5元.混合的
什锦糖每千克多少元
8,某工厂八月份上半月生产机床150台,下半月生产的台数比上半月的3
倍还多20台.那么这个月平均每天生产机床多少台
9,煤矿2004年上半年产煤600万吨,下半年产煤660万吨.(只列式)
①平均每月产煤多少万吨
②平均每天产煤多少万吨
③平均每个季度产煤多少万吨
10,汽车运一批货物,前3天运了57吨,剩下的每天运18吨,运了2天运
完.运这批货物时平均每天运多少吨
11,五年级学捐款给希望小学情况如下表:
班级
五(1)
五(2)
五(3)
五(4)
每人捐款数
5
4.8
5.2
5.1
人数
51
50
52
49
(1)平均每个学生捐款多少元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平均每个班捐款多少元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2,果园里有苹果树270棵,比梨树的3倍少30棵,梨树有多少棵
13,王阿姨买空11个暖瓶,付了200元,找回35元,每个暖瓶多少元
1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5米,长是12.5米,它的宽是多少米
15,学校书法组有168人,比美术组的2倍还多6人.美术组有多少人
16,商店运来490千克水果,卖了7筐,还剩下147千克,每一筐水果是多
少千克
17,学校买一台电脑和一台彩电共用去8860元,已知一台电脑的价格是彩电
的2倍,一台电脑和一台彩电各是多少元
18同学们植树,五六年级一共植了560棵,六年级植的棵数是五年级的1.5
倍,两个年级各植多少棵
应用题(6)
1,两袋面粉共88千克,甲袋的重量是乙袋的3倍,两袋各多少千克
2,两袋面粉,甲比乙重34千克,甲袋是乙袋的3倍,两袋各多少
3,少先队员在果园,上午摘了18筐苹果,比下午少摘了100千克 ,下午
摘了22筐,平均每筐苹果重多少千克
4,今年10月份李明家用电131度,王强家用电120度,王强家少缴电费5.5
元.平均每度电多少元
5,公共汽车上原有一些人,又上来25人,然后再下去了8人,这时还剩34
人.公共汽车上原来有多少人
6,①王大爷准备用400米长的栅栏围一个长方形养鸡场,如果长是宽的
3倍,这个养鸡场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②王大爷准备用400米长的栅栏围一个长方形养鸡场,如果长比宽多
80米,这个养鸡场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7,三,四年级共植树360棵,其中四年级植的棵数比三年级的2倍还多
30棵.三年级植树多少棵
8,动物园里猴子的只数是熊猫的6倍,猴子比熊猫多30只,猴子与熊
猫各有多少只
9,动物园里猴子的只数是熊猫的6倍,猴子和熊猫共35只,猴子与熊
猫各有多少只
10,一枝钢笔的价钱是一枝圆珠笔的4倍,李老师买了一枝钢笔和5枝圆珠
笔,一共用了12.6元.钢笔和圆珠笔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1,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米,比一座普通住宅楼的31倍多3米,
这幢普通住宅楼高多少米
12,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3.7倍,小明比爸爸小27岁.爸爸和小明各多少岁
13,小明买5本日记本比买1本故事书多用5.8元,已知一本故事书的价钱
正好是一本日记本价钱的3倍.一本日记本的价钱是多少元
14,小东,小英同时从某地相背而行,小东每分钟走50米,小英每分钟走45
米,经过多少分钟两人相距285米
15,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城相对开出,慢车每小时行60千米,快车每小
时行80千米,两城相距770千米,两车开出几小时后还相距210千米
16,甲,乙两地相距480千米,客车,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
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7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0千米,相遇时,两车各
行了多少千米
17,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相距63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4.5小时
相遇,快车每小时行78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8,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相反的方向行驶,4小时后两车相距300
千米,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9,两地相距480千米,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某地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相
遇.已知甲火车每小时比乙火车慢8千米,求甲乙两列火车的速度各是
多少千米
应用题(7)
1,学校买了18个篮球和20个足球,共付了490元,每个篮球14元,每个
足球多少元
2,师徒两人在15天中共完成465个零件.师傅每天制造18个,师傅每天
完成的件数比徒弟多多少个
3,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开凿一具隧道.15天共开凿了2070米,甲
队每天开凿65米,乙队每天开凿多少米
4,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开凿一个隧道.开凿了15天,甲队比乙队少
开凿了120米,甲队每天开凿65米,乙队每天开凿多少米
5,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开凿一个隧道.甲队每天开凿65米,乙队每
天开凿73米,铺了多少天后,甲队比乙队少铺120米
6,粮站有大米64吨,要求一次运往某地,大卡车每辆装5吨,小卡车每辆
装3吨,现有大卡车8辆,还需要小卡车几辆
7,甲,乙两地相距42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60千米,
行了240千米后遇到从乙地开来的另一辆汽车.如果从乙地开往甲地的
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算一算,这两辆汽车是不是同时开出的
8,食堂买来大米800千克,吃10天后,还剩200千克,每天吃多少千克
9,一批大米,每天吃60千克,吃10天后还剩200千克,大米共多少千克
10,有36米布,正好做10件成人衣服和8件童装,成人衣服每件用布2.4
米,童装每件用布多少米
11,丰华村原有8户装了电话,现在装电话的户数比原来的13倍还多2户.
现在有多少户装了电话
12,华村现有106户装了电话,比原来装电话户数的13倍多2户,原来有
多少户装了电话
13,每本练习本0.16元,每枝铅笔0.25元,买9本练习本和8枝铅笔共付
多少元
14,①畜牧场有羊的头数是牛的4倍,羊和牛一共有175头.羊和牛各有
多少头
②畜牧场有羊的头数是牛的4倍,牛有35头,羊和牛一共有多少头
15,小明买2元的邮票和5元的邮票共用69元,买5元的9张,买2元的几
张
16,用长12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是宽的1.5倍,求它的宽是多
少厘米
17,甲,乙两个修路队,共同修一段长125千米的路,甲每天修4千米,修2天后,乙加入又共同修了13天后全部完工,乙队每天修多少千米
18,商店卖出的白糖和红糖共240千克,卖出的白糖是红糖的4倍,红糖和
白糖各卖出多少千克
19,水果店运来的苹果比香蕉多480千克,苹果的重量是香蕉的1.8倍,运
来苹果和香蕉各多少千克
应用题(8)
1,甲,乙两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甲每小时加工12个,乙每小时加工10
个,两人共同加工5小时才把任务全完成,这批零件共多少个
2,甲,乙两人共同加工110个零件,甲每小时加工12个,乙每小时加工10个,两人一起加工几小时才能完成任务
3,甲,乙两人共同加工110个零件,经过5小时完成,甲每小时加工12个,乙每小时加工多少个
4,王师傅加工600个零件,起先每天加工60个,8天后余下多少个
5,王师傅加工600个零件,8天后还余下120个没有加工,平均每天加工多少个
6,王师傅,赵师傅一起加工零件,王师傅每天加工12个,赵师傅每天加工10个,8天后,王师傅比赵师傅多加工多少个
7,王师傅,赵师傅一起加工零件,王师傅每天加工12个,8天后,王师傅比李师傅多加工16个零件,赵师傅每天加工多少个
8,王敏的家离学校56米.早上上学他走了98步,中午放学走了103步,下午上学走99步,下午放学走100步.他走一步大约是多少米
9,小华走一步大约是a米,他从教室到图书室一共走了420步.①教室到图书室大约有多少米 ②当a=0.65米时,教室到图书室大约有多少米
10,小红在边长50米正方形地的四周走了一圈,一共走了400步.①他平均一步走多少米 ②正方形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1,一块三角形地0.4公顷.它的底是100米,高是多少米
12,李强在75 米的直路上走了四次,第一次走148步,第二次,第三次都走了150步,第四次走152步.①他平均一步走了多少米
13,他家距学校大约有880步,大约有多少米
14,一块梯形状的小麦地,上底是180米,比下底短40米,高是上,下底总长的一半.①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②如果每公顷收小麦6.5吨,这块地收小麦多少吨
15,王老师的步长大约是0.7米.他从家到学校走了980步,他家距学校大约是多少米
16,李红沿40米直路走了3次,分别是79步,79步,82步.她平均每步走多少米
17,钱叔叔在一块正方形大豆田的最外边走一圈,走了800步,他一步大约是0.8米.每公顷收大豆4.5吨,这块田一共收大豆多少吨
18,一块三角形小麦地一共收小麦2.4吨,每公顷收小麦6吨.小麦田的底是100米,它的高是多少米
19,某化工厂九月份前20天平均每天生产化工原料18吨,后10天一共生产原料204吨.这个月平均每天生产原料多少吨
20,在75米直路上,小田要走125步,爸爸只要走100步.照这样的速度,他们从家中同时向相反方向出发,各走500步.两人相距多少米
21,一块长方形广告牌长8米,宽2.5米.如果油漆广告牌的两面,每千克油漆可以漆4平方米.油漆这个广告牌要油漆多少千克
22,商场中一种钢笔的单价是9.8元,是一种铅笔单价的4.9倍.小丰买这样的钢笔铅笔各一枝,要用多少元
应用题(9)
1,
数量(只)
单位(元)
总价(元)
足球
46
排球
5
38.8
合计
大写:伍佰陆拾贰元整 小写:562.00元
算一算足球有多少只
2,宏远修路队上半月筑路3.2千米,比下半月少0.3千米.这个月一共筑路多少米
3,东风生产组计划一个星期植树1800棵.前3天平均每天植树580棵,余下的平均每天植树多少棵
季 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产量(吨)
180
198
200
202
4,
①平均每个季度的产量是多少吨 ②平均每个月的产量是多少吨
5,工人们要运860吨沙子.前5天每天运60吨,余下的每天多运20吨,余下的运多少天可以运完
6,少先队员帮图书室修补图书,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多修补42本.第一小组18人,平均每人修补6本.第二小组12人,平均每人修补多少本
7,修路队计划修公路2.88千米.前3天每天修0.4千米,剩下的要求4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8,海虹小学有学生1012人,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2倍.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9,恒丰粮店原来有大米60袋,一共重1.5吨.现在又从外地购进同样的大米18袋.这个粮店总共有大米多少千克
10,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城向相反的方向行驶.甲车每小时行55.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4.5千米.经过几小时后 两车相距270千米
11,小蓉在40米直路上走了三次,分别走了83步,78步,79步.她从家到学校要走450步,她家离学校有多少米
12,红丰玩具厂原计划每天生产布娃娃450个,20天可以完成任务.实际每天多生产50个 ,实际多少天可以完成任务
13,一台压路机上午比下午多压路0.75公顷.上午工作4.5小时,下午工作4小时.这台压路机平均每小时压路多少公顷
14,商场中一种钢笔的单价是铅笔的8倍.小王买1枝钢笔和3枝铅笔一共付出15.4元.1枝钢笔比1枝铅笔贵多少元
15,服装厂以前做一套西装用布料2.4米,现在改进裁剪技术后每套可以节约布料0.1米.现在做600套的布料,以前只能做多少套
16,解放军进行野营训练,前3天平均每天行9.8千米,后4天一共行41.3千米.这一周平均每天行多少千米
应用题(10)
1,王老师计划用边长3分米的正方形砖铺教室,要720块.后来改用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砖,要用多少块
2,甲乙两艘轮船同时从A港出发,8小时后甲船在乙船的前面12千米.甲乙两艘船的速度和是70.5千米,甲乙两船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3,大树高16.8米,比小树高7.95米,两棵树一共有多少米
4,汽车每小时行48千米,比自行车的2.2倍还多0.7千米,自行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学生练习篮球投篮个数统计如下表:
每人投中个数
8
9
10
人 数
6
13
6
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6,甲乙两个修路队,从长4400米公路的两端同时修路,8天完成任务,甲队每天修的米数是乙的2倍,乙每天修多少米
7,商店中钢笔的单价是铅笔的5.6倍,李洋买一枝钢笔比买一枝铅笔多付了8.28元.一枝钢笔值多少元
8,玩具厂,原计划8天生产一批玩具,每天生产45个.因特殊原因必须提前2天完成,这时应每天生产多少个
9,某工厂第一次运进煤18.8吨,比第二次少0.95吨,两次一共运进煤多少吨
10,一辆汽车从A地到B地,前3小时每小时行58千米,后5小时共行312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1,东林村植树情况如下表:
类别
组别
合计
杨树(棵)
柳树(棵)
第一组
1900
1240
第二组
4000
2020
第三组
3060
980
①填好表格. ②平均每组植杨树多少棵
12,星光果厂,工人们第一天包装750箱苹果,第二天包装800箱,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得包装费90元,第一天应得包装费多少元
13,小红买了一套衣服共用了186元,上衣是裤子的2.1倍,上衣比裤子贵多少元
14,食堂中十月份用水78吨,比九月份多7.8吨,两个月一共用水多少吨
15,王华用50元买了12本练习本,每本1.8元,剩下的钱买了4枝钢笔,钢笔每枝多少元
16,某商场运进苹果7.2吨,是梨的1.8倍,苹果比梨多多少吨
17,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8小时后甲车在超过中点24千米的地方与乙车相遇,甲车每小时行5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8,工地上上午运进8车水泥,下午同样运进水泥11车,下午比上午多付水泥款3180元,上午付出水泥款多少元
19,水泗荷园二期投资386万元,比一期的2.5倍少64万元,一期投资多少万元
谁知道诸暨的民风民俗?
风土人情 直埠镇姚公埠三村,位于朱公湖与下四湖畈之间。俗话说,湖沿湖沿,草坡连片。在解放前的漫长岁月里,这里的村民大部分居于草舍,故火灾频发,村民们身受火灾之苦。为了使村民们有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当时三村的族长们联议,决定成立三村义务消防队,并从中挑选年富力强的村民百余,组织起三支水龙队,担负起三村义务救火消灾任务。为及时消除火患,在全体村民中提高孩子防火意识,经三村商议,大约从民国十年(即1921年)开始,确定每年的农历5月20日为水龙节。是日,三村的水龙(蜡制式或木制式),都要拉出来比武操练。其目的的有三:一是检查水龙性能是否良好;二是考验各队员是否拉得出,打得响;三是唤起全体村民的防火意识,遂形成传统的水龙节。近些年来,为了进一步做好义务消防工作,每年的农历5月20日,由镇政府牵头组织,全镇的义务消防队参加,举行规模浩大的消防演习,市消防大队均派干警现场指导。传统的水龙节,因此赋予了新的内涵。当然,在消防设备上也鸟枪换了炮。目前,直埠镇已建立起10多支义务消防队,义务消防队员发展到500余人,从而为全镇的义务消防工作奠定了坚定的基础。诸暨婚俗 诸暨婚俗历史比较久,很多东西保存的好,像现在绍兴和杭州都没这么讲究了。十分讲究行郎的威仪。一顶八抬花轿,两侧各有身着清一色长衫的六名行郎压阵保驾。行郎由男方延请,在吹吹打打的迎亲中,他们手提轿灯,前呼后应,显得特别招眼,把男方炫耀虚荣的戏唱足了。
因此,主人在遴选行郎时条件苛刻得像在招收仪仗队员,要求标准是小伙子必须高大剽悍,仪表堂堂,又能说会道善饮酒,具备公关能力。这样的要求当然也有其理由的,特别是那时的“黄道吉日”,迎亲队伍“撞车”情况多,谁的实力强,谁就获得抢先权。
然而,最难煞行郎的是那身要求绝对整齐划一的“行头”——长衫,在当时可算是高档次、“大腕级”的乡间服饰。平日衣不遮体的庄户人家,无奈只有向富户借用。虽是小心翼翼,但仍难免闪失,在“行头”上留下油渍或香烟焦洞什么的,招来“吃赔”的麻烦。
随着花轿的消失,行郎也慢慢绝迹。不过,诸暨乡间仍把迎亲队伍中扛嫁妆的小伙,称作“行郎”。如今的农村小伙,大都拿得出一二套西装来,他们潇洒入时,嘻嘻哈哈无所顾忌,迎亲动辄乘车舟,已无半点前辈劳顿之苦。
诸暨婚嫁中还有一个有趣的习俗,叫做“关牛团”。当地人将牛棚称之为“牛团”,因此,“关牛团”就是关牛棚。“关牛团”的习俗始于何时,因无这方面的文字记载亦无从查考。但是从诸暨民间众多的传说中有一种比较统一的说法,认为媒人就是任劳任怨的“老黄牛”,“关牛团”之习俗恐怕与媒人这一绰号不无关系。
与其它地方不同,诸暨媒人都是“业余”的,信奉“做成三对媒,阎王见了也要拜”的古训,帮人牵线撮合从来视为一种积德善举,从不收入分文。因此,在这里媒人受到人们广泛的尊敬,特别是在迎送嫁娶时,入席则上首,长辈作陪,敬茶点烟,受到男女双方特有的礼待。不过“关牛团”却是媒人在女方难过的一道关。
心情开朗、喜闹好事的诸暨人,向来认为婚嫁迎娶“吵吵会发”,女方也不例外。于归吉日,安顿好迎亲的人马之后,这时女方家不论长幼,甚至连厨师、小工都会上阵,缠住媒人不放,向他索要糖果香烟和红包,但数字不大。碰上“抠门”、“小气”的媒人,一般人们就叫他“关牛团”。不过,此时来的是“文气的”,并不将他驱入牛团,与牛为伍,而是捧上的一碗点心中放上三截稻草芯,让人戏谑取笑一阵,人们也就达到了目的。
旧时社会,不少家庭嫁女如泼水,少不了有在出嫁时候横敲竹杠的。诸暨民谚“轿到门前要头牛”,就是当时真实的写照。碰上这些主儿,媒人自然难逃“关牛团”的厄运。女方扣下媒人一再索取追加彩礼,如果不允可就要动真格来“武”的了。这就是将媒人驱之牛棚,严加看管,直到松口才放人发轿。
在异彩纷呈的各地婚俗中,诸暨地域以媒人作为主要角色,成为取闹、调笑、戏谑的对象,其至被暂时作为人质,关进牛棚、这样的习俗恐怕在他处比较少见吧。
诸暨婚俗uu
诸暨民间婚俗
-----------------------------------------------------------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个民族,一个地区都有与众不同的婚姻习俗。各地域的群落按祖先传下来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风情习俗,以及地理条件,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演绎出各有特色的婚姻礼仪形式。这些婚姻习俗与形式,有的奇特,有的浪漫,有的庄重,有的简朴,有些充满着宗教的神秘色彩,更多的则闪烁着人类文明的光彩。不同的婚俗,又随着历史的前进,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而变化发展着。
诸暨曾是越国故都,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传承。可以说诸暨民间婚俗既有中国封建社会大体一致的礼仪定规,又有越地独特的地域色彩。现撰陋文浅说一二。
一, 相亲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句俗语道出了中国民间婚姻的客观规律。在诸暨旧时乡村中,男女青年到了十七八岁,甚至有更早的,前辈父母就要为儿女的婚事操心了。但这些婚姻须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须合"六礼"之仪。(所谓六礼,即:纳采,送礼求婚。问名,询问女方名字及出生年月。纳吉,送礼订婚。纳征,送聘礼。请期,议定婚期。亲迎,迎接新娘)。《诸暨民报五周纪念册》曾有这样的记载:婚姻以媒说合,写红笺请于女家,女家以"允帖"答之,其开具生年月日者为"庚帖",亦曰"口帖"。
诸暨乡间少有专事做媒的人物,人称作媒?quot;三十六行之外的行当"。但民间又认为做媒是做好事,能成人之美,故而牵线搭桥的人还是不少的。旧书上称媒人为"月老",乡间俗呼"媒大",戏称"吃三壶瓶"。解放以后又称为"介绍人"。
乐于做媒作伐的人总是能说会道的,与牵线的某一方往往有些连亲沾故,或邻居同里,或亲戚朋友。他多了解双方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人性品格。多数是受人之托去作伐牵线,频频奔忙于男女两家之间。如若双方家长对对方均中意,待时机成熟,做媒人就向男女双方的讨"庚帖",又俗称"龙凤帖"。既将男女双方姓名,籍贯,生辰八字写于印有泥金的红书上,经过媒人,互致二家。双方各将帖子置于香火堂前或灶司堂前的香炉底下。尔后请算命先生推命占卜,看二人生辰八字是否相合,若合即成。这桩姻缘佳事就迈出了第一步。这些过程实质就是六礼中?quot;纳采"和"问名"。
解放之后,这些繁缛的礼数基本革除,城乡间,单位间的男女青年交往日益增多。自由恋爱已成大势。恋爱成熟后当然还须有所谓的"媒大"去与双方父母传递信息,张罗婚事。不过这差使就较为轻松,也有请"介绍人"牵线搭桥,认识恋爱的。在农村双方不甚了解互相情况,还有相亲的过程。所谓相亲,有"看姑娘"和"看人家"二种方式。
"看姑娘"是媒人陪小伙子去女家。双方见面,让男女青年互相看看人品相貌。由女方父亲叔伯或兄弟作陪,通过吃茶闲聊,观察小伙子的言谈举止,了解人品性格修养。新客人来自然要请尝小点心。这可不是一般意义的小点心。如果女方对小伙子满意,必定奉?quot;甜汤圆",这就是祈祝这桩姻缘"团圆"的意味。如若不甚中意,那小点心是什么就说不准了。
"看人家"则是姑娘到男家去做客。俗语有"十媒九哄"之戏说,不管媒人讲得如何好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实地察看才是最可靠的。"看人家"一般由女方女眷陪姑娘一起行动。这实际上是对男方家庭经济,住房,环境,邻里外关系的一次综合考察。婚姻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次行动。八十年代之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生活观念的改变,姑娘小伙接触越来越多,思想感情交流也日益活跃,如若恋爱,双方早知根知底。昔?quot;相亲"习俗也将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二, 定亲
通过相亲相恋,男女双方的情感逐日加深到一定时候,就要定亲了,也就是行古籍上所说的"纳吉,纳征"之礼。
择日"文定",备彩花红烛,枣果双双,压以金线,贴以金纸,谓之"双果";贯以彩线,以十为数,谓之"结果",中插彩花,以瓜果围聚之,谓之"占果";压以银线,谓之"聘金"。
这是八十多年前在志书中简约记载的定亲物品与习俗。而民间实际却有诸多的不同。
男家请先生择出定亲日期之后,即写出红帖,套以泥金和合二仙封套。(所谓"和合二仙"即二位小孩一人托盒,一人举荷的传统图案,取其谐音)。请媒人在数月前携两只糖果桂元礼包去女家奉帖。双方在明悉聘定日期之后,旋即要准备行聘定之钱物,男方首先要准备好"礼金"和衣料等,其多少当视双方经济条件而定。其次要准备礼包,礼包视女方亲戚多少而定,至少三十六,多则近百个。礼包多为白糖,冰糖,荔枝,红黑枣子,核桃等南北干果。还有"五代果子"是决计不能少的。所谓"五代果子",就是枣子,榧子,核桃,桂圆,花生,用红绿彩纸拦腰双双贴妥,用金线缠绕,其寓意为"发子发孙,五代见面"。讲究的家庭还要作一百零八个"定盘棕子"。
是日,由媒人带领几位青壮汉子将定亲礼物送至女家。女家喜欣相迎,在中午设酒席宴请至亲好友与来宾。此酒俗称"定仪酒"。亲戚朋友喝了"定仪酒"后,将带回一份礼包和棕子。这样就意味着又多了一门新亲,当然到时也要准备一份"送嫁礼物"了。
午后,媒大与男方宾客告别女家转回。女方早已在送礼的担子里放上"回礼"。在旧时回以衣帽靴鞋,缎绣鸳鸯一对,糖糕如干簏,并粉团染红鸡子,或加文房四宝,谓之"四盘"。而近代的回礼主要有各类糖果,米粉做红绿圆子,花生与红鸡蛋等,还有一套衣料和新鞋帽,是赠给未婚女婿的回礼。这些食品民间俗呼"回盘糕"。男家收到后,就将这些"回盘糕"分赠于亲戚邻里。当然,男家晚上也要置酒席请亲友欢饮。
行了"定礼",青年小伙子成了名正言顺的"毛脚女婿",女方有事,小伙子理所当然要去帮忙,逢年过节,未来的女婿要携礼品拜望大人前辈。这样男女青年在频频的接触中,更加了解熟悉,更加相恋相爱。
三, 亲迎
定亲后的一年半载中,男女双方要为婚事作准备。男方要装饰新房,要预备接亲礼品,女方要备置嫁妆嫁衣。
俗话说,只有择日子讨亲,没有择日子嫁囡。迎亲之日须有男家择定,并写喜帖,请媒人携礼包前往女家奉告。传统的喜庆日子多择于年底腊月,新春正月。此时正值农闲,农家多有空暇,天气又较寒冷,食品也易存放。如今除选择这段时间外,在国庆节,元旦,五一劳动节结婚的青年也为数不少了。
亲迎前一天,男家早早派出八九个青年用扛箱,食笼,向女方送去丰厚的接礼。扛箱与食笼均有上等木料制作,雕龙描金,十分精致。在旧时还须有礼帖一份,将所有礼品数额一一书于帖上。
"男家致松柏各有一盆,猪羊角黍糕饵鸡鹅皆全,饭百团,染红鸡子百,谓之"十合盘",而猪五脏全副,谓之"全家福"。这是旧时的礼数。而近代的接礼主要有:猪肉有一爿,但须连头连尾,外加十余斤夹心肉。此俗称"心头肉",寓意媳妇是婆婆未来的"心头肉"。羊肉一只,鱼,鸡若干,老酒,糖果,香烟若干。棕子近百,最大的棕子大如热水瓶,称"太婆棕"。还有"五代棕",从大至小,五个联成一串,意有"五代相见,五世其祥"之兆头。还有一只大白鹅是不可缺少的。古代《礼记·昏经》曰:"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皆用雁"。古人认为雁为候鸟,顺阴阳往来,象征男婚女嫁顺乎阴阳。或曰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我邑乡间古风尚存,以鹅代雁。
种种礼物,皆以红丝棉扯挂,青年喜扛"接礼",逶迤乡间大道,散发出一路的喜庆与欢乐。
亲迎之日确是好日子。男女二家皆宾客盈门,披红挂彩,热热闹闹。真可谓:厨房刀勺叮当响,热气腾腾酒肴香;老亲新眷互致贺;笑语满堂喜洋洋。窗棂上贴大红喜字,屋檐下挂大红宫灯,门扉间贴满红喜联。女家贴的是嫁女的对联,如"今日洒泪别母去,明年含笑抱子来"等等。横额多为"于归之喜"。男方则贴迎新人的对联。如"长天欢翔比翼鸟,大地永结连理枝"等等。横额有"结婚之喜","百年好合","天作之合"等辞言。
清晨,男方派出二三十名青年小伙子,由媒人带领,去女家娶亲。这伙人俗呼"行?quot;。有旧歌谣曰:"行郎行郎,借来衣裳,二滴肉汤,眼泪汪汪"。旧时农村生活条件差,歌谣的调侃反映了当时行郎的尴尬状。还有抬轿的"轿佬"和"鼓乐手"。据记这两门行当多为"堕民"所为,解放后均废除了。
接送新娘的工具也随着时代的推移而变化更替,二三十年代用尼蓬轿,后来改为黄包车。六七十年代乡间通行自行车,八十年代初用摩托车,而时下则流行装饰华丽的小轿车了。
女家中午置酒设席,俗称"送轿酒"。远亲近邻,皆聚饮送嫁。长辈与媒人坐首席上座。酒过数巡,女家的厨师小工就要向媒人"敲诈"香烟糖果作慰劳。一般男家早有准备,自然妥然解决。当然有的也会闹点矛盾,小工们会对媒人实行"制裁"--"关牛团",使其就范让步。这种戏闹,乡间俗称"吵吵发发"。现已基本废止。
下午至一定时辰,行郎将行。女方小工亲戚装好嫁妆担子,送至村口,请行郎抬走。
"女方发妆奁,床桌几柜,铜锡器皿,五事桌帏,箱笼少则一对,多则五对"。二三十年代与解放初相差无几,无非是一些日常生活用具与衣被账枕。嫁妆的多少是与二家经济密切相联的。但不论贫富,那大小脚盆与马桶不能没有的。它们俗称"子孙桶",是子孙繁衍的象征。
所有嫁妆上都贴上红喜字,扯上红丝棉。担子里,扛箱中都撒上爆谷花,炒黄豆和红绿花生。箱柜中,棉被枕头里放进水果糖,塞进红鸡蛋,桔子和石榴。嫁妆一到男家即被行郎和顽童"抢去",讨的是"多子多福","婚姻甜蜜"的好兆头。
改革开放之后,农民经济日益富裕,嫁妆也越来越讲究。除传统的物件之外,成套新式家具,电视机,电冰箱,空调机这些高档电器都成了必嫁之物,有的父母甚至还陪嫁袜机织机之类的生产资料,为女儿女婿日后发展经济提供了保障。今日的"行郎"也非昔比,个个都是西装革履,精神体面。嫁妆再也不用肩膀抬扛,全用汽车装运,只不过到时搬上搬下,做做宾客而已。
"喇叭响,时辰到,阿哥背我上花轿,二哥一担篮头送到城隍庙,阿弟轿前轿后当狗?quot;。这篇民间歌谣,生动有趣地记录了旧时姑娘出嫁上轿的情景。
旧时时辰一到,吹鼓手吹打起迎亲锣鼓。新嫁娘头带凤冠,身着新嫁衣,由阿哥从楼上背到花轿中,然后由伴娘相陪,洒泪告别父母乡亲,由轿夫抬出村庄,向新家而去。旧时东乡山区还有哭轿习俗,今已不再。
如今国门洞开,世风日新。新郎新娘在结婚前必去影楼拍一套精美的结婚艺术照,一展新人靓丽风姿。结婚之日,更到美容厅精心打扮一番,穿上多彩多姿彩裙袂飘曳的新婚礼服,把一生中最美好的身姿和心情尽情展现出来,由女嫔相陪,欢声笑语,坐上彩扎轿车,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奔向一个新的生活起点。
四, 拜堂
傍晚时分,男家亲友早已作好各种准备,新郎倌更是容光焕发,翘首以待,迎接新娘到来。
当然是行郎先至。嫁妆到家,男壮女幼,忙碌不停,顽童抢喜果,大人搬东西。但"子孙桶"不是人人搬得的,须由新郎的弟弟来搬。乡中戏称其为"掇马桶阿叔"。阿叔一脸喜悦将马桶端进新房,自然引得众人一阵嬉笑。马桶不会白掇,红漆马桶里的两个红鸡蛋和一个红包就是犒劳。
新房里新眠床,须得有一位上年纪的妇女来张罗铺挂。这位老婆婆乡间称作"顺利嬷嬷",当"顺利嬷嬷"须有条件:一是老夫双方键在,二要儿孙满堂,是村子里公认辈份高,年令长,福气好的人才可担任。?quot;顺利嬷嬷"在村中邻里是一份荣誉和光彩。讨的就是一个"子孙满堂,有福有寿"的好彩头。
男家早早派出迎亲队伍在村口眺望等候,等新娘车轿一到,两个小男孩立即点燃手中火把,照迎新娘,并作先导,引领进村。待至家门,鞭炮齐鸣,人声鼎沸,民间乐队,吹吹打打,喜气洋溢。有小工在楼上廊下将大把大把的水果糖撒向宾客观者,众人笑而抢之,一派欢腾热闹,新郎倌则乘机将新娘子抢进新房。
在旧时还须有"拜堂""传代"的仪程。
《诸暨民报五周纪念册》是这样描述的。"新娘掖出与新郎向外礼天地神,向内礼香火祖宗,然后交拜,各以高年有福德之男女一人扶之,名曰"拜堂"。用红巾条,男女各执一端曰"牵红"。红布袋上,先后交替,曰"传代"。
新娘一下花轿,由顺利嬷嬷挽扶,与新郎同进香火堂。由长者司仪,长者念念有辞:某某堂某某族某男与某氏修为秦晋之好,永结连理云云。尔后一拜天地,二拜祖宗,夫妻对拜。这就是行"拜堂成亲礼"。礼毕送人入新房,此时早有二三小工将麻袋铺在路上,新郎新娘牵红巾踏着轮流替换的麻袋而行,在跨入新房前新娘还要从一个米筛上走过。故而乡间曾有"吃过上轿饭,走过麻袋爿,踏过米筛眼"的俗语来说明明媒正娶。
"传代"仪式就是祈求新婚夫妇"子孙繁衍,代代相传"。解放后这种陈旧的仪式早已革除。在近年笔者曾又看到过乡中某些地方又在恢复沿用。
新娘子进房,与陪嫔端坐床沿,此时顽童稚孩,姑嫂婆婶,皆进新房观嫁妆,看新娘,讨果子。顺利嬷嬷更忙了。要张罗给新娘揩脸,揩脸不用毛巾,却用婆婆旧衣裳。据说这样日后婆媳间就会亲亲热热,和睦相处。继而是喂汤圆。顺利嬷嬷挟起汤圆,让新娘尝食,口中喃喃念道:汤圆圆又圆,生个儿子中状元。新娘也象征性地吃三个。有调皮的小工也许早已在汤圆中包进了胡椒之类的馅子。当见新娘被胡椒辣呛后的窘态,围观的顽童和调皮客就会发出得逞后的满足笑声。
是夜,灯火通明,婚宴开席,亲从好友,四邻八眷,喜气洋洋,入席就座,聚首互贺,畅饮喜酒。酒至半酣,兴致即起,于是席间猜拳行令声此起彼伏,将喜宴气氛逐渐推向高潮。
待菜肴过半,新郎新娘要为贺喜宾客斟酒致礼。先为首席,爷爷长辈,媒人舅舅,一一细斟致礼。此时席间长者还要赠"拜见钱"。然后依次轮斟。这一仪式,民间原有让新娘与亲戚长辈见见面,致致谢的意思。此刻楞头青们却乘机想出各种花招捉弄新娘与陪嫔。有的将酒壶烫得滚烫,有的用藕丝塞住壶嘴,也有用汤匙搭起蹊跷的"酒台"为难新郎新娘陪嫔,朋友们在善意的戏闹中使喜庆婚宴的场面更为热闹欢乐。
五, 闹房
《乾隆诸暨县志》记:"夫妇为道之始,娶为夫妇之始。窃见大婚之夜,无论至戚与外姻,杂入房中纵酒恶谑,谓之闹房"。
闹房在民间俗称"吵房"。吵房有"文吵"和"武吵"之分。"文吵"众人接受,"武吵"为人所不屑。
闹房一般为年轻人居多,有时亦有些年龄较长的。这些人能说会道,能吟唱出一则则吉利歌谣,向新人乞讨果子。这些歌谣诙谐有趣,朗朗上口,愉已悦人,能使新婚喜事增添不少乐趣。例如:新娘子,讨喜糖;喜糖甜又甜,夫妻一世多恩爱。新娘子,讨榧子;榧子两头尖,新娘一到家发财……象这样的歌谣,在《诸暨民间歌谣卷》收集了不少。
黄昏一过,新房内就摆开了"闹房酒",俗称"暖房酒"。请村中年青朋友入席,新郎新娘分糖发烟。众人打趣,说笑,饮酒,猜拳,直至半夜,才宴罢人散。
北乡店口,湄池一带,有的还请座唱班。"暖房酒"后,要"送子洞房"。在新房中还要唱一段祝愿的吉利歌辞。同时有"验箱"习俗。顺利嬷嬷在众亲面前打开新娘箱子,有多少押箱钱,多少细软,多少衣服料子,一一让人过目。
至于"武吵"就有些不文明了。据志书记旧时东乡山区曾有"新郎出闺,突有拳加其身,所谓'新郎拳'也"的陋俗。许多地方硬脱新娘女嫔的鞋子,袜子,围巾,用作抵押况喜烟喜糖;更有破门窗而入室,抱走衣被物品之举。虽多数并无恶意,只为增添喜悦度一时之痛快,但多有损坏门窗,弄脏物件之虞,甚至惹出伤筋出血,弄得大家啼笑皆非之事。这?quot;武吵"之俗,古人今人皆有贬斥。现今随着人们精神素质的提高,这些不良之举,已经越来越少见了。
现在青年吵房日趋文明。有的开个茶话会,桌上放上水果,瓜子,粮果,茶水,请邻居亲友,同学同事围坐,请人主持,让新郎新娘说说相爱经过,谈谈对未来生活的设想和希望,请陪嫔姑娘,青年朋友唱戏唱歌,猜谜说笑。使大家在朋友结婚的喜庆中感受到一种健康向上的愉悦和欢乐。近年有关部门组织青年举行集体婚礼,既热闹,又体面,又节俭,深受青年朋友的欢迎,确是实行移风易俗的好方法。
六, 回门与看望
已嫁的女子第一次返回娘家探望父母俗称"回门",古代则称"归宁"。《诗经·周南·葛覃》曰:"害瀚害否,归宁父母"。《毛传》曰:"宁,安也,父母在,则有时归宁尔"。即出嫁之女,初回家门问候父母安康。各时各地在限期上均有不同。诸暨则在新婚第二天,夫妻双双须携带礼物探望岳父岳母。一回娘家,阖家迎接新人。同房一族,皆担小点心奉慰小夫妻,岳父家则设便筵招待新姑爷。席间请几位长辈兄弟相陪,长辈告诫小夫小妻要恩恩爱爱,相敬如宾,白头偕老。叮咛嘱咐女儿要相夫教子,勤俭持家,操持出一份象模象样的好人家。按习俗新郎新娘须等天黑,看不清瓦檐楞才能返家,但决不能在岳父家过夜。
新婚大典一过,光阴似箭,不觉又到了春暖花开之时。父母亲就要张罗看望出嫁女之事了。俗谚说:清明端午不来望,一生一世勿威风。故尔旧时是十分看重"看望"之礼的。这一则是表示父母的爱女之心,二则是为女儿把把脸面。
清明节未到,母亲就要磨粉作馅,请人做清明果和望囡礼果。其中的礼果形态各异,花色很多,很有艺术特色,有桃子果,花轿果,鸳鸯果,稻桶果,石榴果,蒲包果……它们皆小巧玲珑,造型优美,色彩和谐,均包孕着幸福,安康,甜蜜的象征意义。到时这些礼果与糖果,炒米糕,荸荠,甘蔗等拼成篮头,由父母亲或兄弟担到女儿家,以表思念和关爱之情。到了端午节,娘家又要准备绿豆糕,茶叶蛋,五月桃,端午粽,还有数十把编织精致的麦草扇去探望宝贝女儿。而婆家则将清明,端午礼品分赠给左邻右舍,至亲好友,以至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真诚问候。这种"望囡"习俗现在还一直在乡间流传。
日后如果女儿有了生孕,父母又要担鸡,鸭,蛋,糖,婴儿毛衫去探望。此名曰"催生"。小孩出生,满月,周岁之日,又要送去外公外婆的关怀和问候。这些习俗当属礼俗范畴,点到即止。
综上所述为我邑民间一般正常的婚姻习俗,各乡区虽有不同,却大体如此。除此之外,旧时乡间还有不少特殊的婚俗,甚至落后的陋俗。如:童养媳,表兄妹婚,兄妹对换婚,抢亲,材头婚,冥婚,典婚等等。这些陋俗,解放之后,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文明程度的提高,以及法律制度的健全,均已销声匿迹。笔者将另题撰写,此不再一一赘述。
诸暨的节庆习俗
诸暨人很爱面子 也很勤劳! 主要以纺织(袜子,布其中有中国袜业之乡-大唐) 珍珠(中国珍珠之乡-山下湖) 五金(店口五金城) 还有诸暨特产(枫桥香榧) 味道不错!!呵呵 诸暨人还是很勤劳淳朴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